技术文章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方案助力建设美丽海湾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方案助力建设美丽海湾

更新时间:2025-02-26

浏览次数:87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


近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规范和指导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源头预防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海洋生态环境》为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并予发布。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网页截图



标准中对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等方面的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与监测、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做了规定。


海水中无机元素的分析对于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海洋环境、评估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预测气候变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海水中元素分析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水中的无机元素,尤其是痕量金属元素,对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这些元素参与了海洋生命的方方面面,从初级生产力中细胞质的形成到蛋白质的合成。例如,一些痕量金属(如Fe, Ni, Cu和Zn等)对有机体的生长至关重要。


生态系统健康:海水中的某些无机元素是海洋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直接影响着海洋浮游植物的生长及其固碳、固氮作用,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关键调控因子。同时,这些元素的浓度变化也关乎着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污染物监测:海水中的一些无机元素,如铅,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这些元素的监测有助于评估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并为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01

海水ICP-MS分析主要痛点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

众所周知,ICP-MS是元素分析利器,相对其他技术,具有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线性范围宽,测试速度快、定量限低,专属性强等特点。但ICP-MS分析超过3%的含盐量的海水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降低基体效应与信号漂移,以保证准确度与数据的长期稳定性。


02

海水直接进样--衡昇质谱解决方案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

本文以广东某地近岸海水为样品,不做任何处理的情况下对Cr, Ni, Cu, Zn, As, Cd, Pb进行分析,重点考察不使用基体匹配,仅用外标法的前提下,使用iQuad 2300分析7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以及内标回收率。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


利用 Hansel iQuad 2300 ICP-MS 对未经稀释的海水中7种元素进行分析,内标回收率稳定在100%附近,加标回收率良好,质谱干扰得到很好的抑制。


iQuad 2300独特的电子稀释设计可在同一个流量下,去除多原子离子质谱干扰,同时区分不同元素受到的质谱干扰程度,实现针对性,差异化的抗干扰效果。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


在内标如此稳定的情况下,基体效应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为了进一步定量验证基体效应消除情况,在空白海水中加入10 μg/L的元素混标,得到92%-103%的加标回收率。本文实验,海水带来的基体效应也得到较好解决,具体内容可下载原文浏览。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


最新海洋环境标准发布 | “海水直接进样

扫码下载,即可获取《海水检测解决方案


分享到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7190